母親目睹孩子跳橋悲傷至極,災難事件后如何進行心理創傷處理?
最近,一起17歲男孩與母親爭吵后跳橋自殺的事件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討論。事件發生在4月17日傍晚時分,上海盧浦大橋上,17歲的男孩在學校與同學發生矛盾后,在回家的路上又遭遇媽媽批評,在媽媽停車后憤然打開車門,沖向橋邊,毫不猶豫的跳了下去。情急的媽媽飛奔著追趕卻沒有辦法阻止悲劇的發生。
媽媽在橋上痛哭,花季少年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17歲。網絡上人們為少年喪失生命而悲痛的同時,充滿了對媽媽的各種指責??v使母親有做的不對的地方,但像這樣的悲劇發生后,最該被關注和保護的是極度悲傷的母親。對這位瞬間失去孩子的母親來說,這個災難對她的內心造成的打擊是無比巨大的。
我們生活的世界,很難避免災難的發生。前不久江蘇響水爆炸事件,四川森林火災30名消防隊員犧牲。身邊的跳橋事件剛剛發生,緊接著又傳來斯里蘭卡爆炸致二百多人死亡的消息。
我們在為創造和維護一個和諧美好的世界的同時,也不得不重視在災難后要采取正確的方法來把創傷降到最低。
今天我們來關注一下災難后的心理創傷處理
什么是心理創傷?
“創傷”一詞(trauma)常常用來指代身體遭遇的來自外部力量造成的損傷,在心理學中的創傷是指由于天災人禍所造成的強烈的情緒失控反應和心理傷害。
在這些事件引發的情緒反應超出個人所能承受的極限時,就會引發一系列的心理甚至生理的異常反應。常見的情緒反應包括焦慮、恐懼、憤怒、悲痛、內疚,伴隨的生理反應可能出現失眠、噩夢、心慌、氣短、肌肉緊張、乏力、頭暈頭痛等,其他認知障礙如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思考判斷能力下降也可能同時出現。這些癥狀在不同程度上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但通常持續時間比較短。
創傷后應激障礙(PTSD)是在人們遭遇創傷后出現的持續時間較長的心理障礙,一般會在災難發生后數天到六個月之內出現,病程可長達數月或數年。如果在創傷事件發生后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干預,引發這一心理障礙的可能性會大大增加。創傷后應激障礙(PTSD)的癥狀特征主要有以下三個:
1)創傷性再體驗:患者表現為思維和記憶常常不受控制的回想起與災難事件有關的場景,時常伴隨噩夢或者仿佛災難還會發生的念頭。
2)回避和麻木:患者會極力選擇逃避與創傷相關的場景,回避任何可能觸景生情的人或事件,有的還會通過選擇性遺忘來否定對創傷有關的感受。
3)警覺性增高:患者的神經會變得異常敏感,對平常事物過度警覺,持續焦慮。
災難后及時的心理干預對于減少創傷應激障礙(PTSD)的發生是非常關鍵的。這個過程中,心理工作者會協助受災難影響的人員首先穩定情緒,然后針對出現的應激癥狀進行治療和支持,最終完成他們心理和社會功能的重建。
心理創傷的干預工作一般包括以下四個步驟,我們可以簡單的來看一下這個過程是怎樣的:
1)危機評估:心理工作者首先要在短時間內通過評估,了解災難的嚴重程度和對來訪者心理狀態的影響。
2)制定危機干預方案:這個過程中,心理工作者針對來訪者的狀況,制定符合個人實際情況的治療方案。
3)實施治療性干預:這是心理干預的最重要的過程,心理工作者通過各種治療方法來使訪者建立溝通傾訴途徑,幫助他們進行情緒宣泄,改變認知,重新認識災難事件,學會一些應對情緒的方法,建立社會支持并最終重建信心,回到正常的生活中去。
4)制定干預的預期結果,不斷評估有效性:心理工作者通過對來訪者不斷的觀察、交談以及使用量表的方法來對結果做預期和評估。
在災難事故發生后,作為受害者的家人朋友在提供幫助和支持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采取正確的方法。及時的發現問題,幫助他們接受專業的心理干預和治療是非常必要的。在陪伴他們的過程中,也要注意安慰的方式。鼓勵他們真實的表達情緒,而不是一味的勸說他們“要堅強”“不要哭”。要給予他們真誠的關懷和理解,用愛心和耐心陪伴他們走過這段極度痛苦的艱難時期。
作者:樂天心理 王霖
上海心理咨詢機構原創文章,版權所有,轉載請寫明來源網站鏈接,違者必究。
上一篇文章:
「樂天心理TV」你敞開自己多少,就有多少收獲和領悟 | 沙盤游戲內訓督導紀錄片
下一篇文章:
樂天心理 X 中科院藥物所 | 心理游園會熱情渴望卡真愛實驗室,用好心情迎接挑戰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
咨詢項目:強迫癥抑郁癥恐懼癥焦慮癥一般心理問題????
組織項目:企業EAP療法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