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大了,父母就要避嫌。“兒大避母,女大避父”,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但最近小霞因為跟兒子分房睡鬧得雞飛狗跳。兒子剛上幼兒園的第一天,小霞就對他說,“你都已經是大孩子了,今天起,你就要離開爸媽的房間,自己獨立睡兒童房了!”
剛開始兒子感到非常抵觸,吵著要媽媽,還說:“爸爸能跟媽媽睡,為什么我不能?”小霞的老公對孩子的掙扎抗議沒了耐心,就把兒子自己關進房間里,強迫他自己入睡。
結果問題很快就出現了,兒子變得非常膽小,不敢說話,晚上睡覺還總做噩夢,從夢中驚醒了一身冷汗,小霞不得不帶兒子去看心理醫生,于是她找到了我。問我究竟還要不要讓孩子獨立睡覺呢?
01. 獨立入睡的好處
其實給孩子定規矩,讓他自己獨立睡覺有兩大優勢:第一,能為父母騰出他們所需要的自由時間;第二,獨立睡覺可以鍛煉孩子應對離別的能力,提高了他的自主獨立性。
此外,讓孩子分開睡能夠加深他對婚姻的理解,懂得爸爸媽媽作為獨立存在的整體,是家庭中重要的關系。如果孩子一直跟父母睡,那么他就無法理解這深層的含義,誤認為婚姻是三個人的關系。
一旦孩子能夠理解夫妻關系才是家庭中至高無上的,他就會放棄很多以自我為中心的想法。只有父母從一開始就塑造了婚姻關系的獨立性,孩子才能變得獨立自主。
正是所謂的成長的定義,在白天孩子依靠自己的力量獨立處理事情,到晚上則表現為獨自入睡。事實上,獨立睡覺只是一個開始,今后還會有更多需要他自己的獨立完成的事情。
02. 離別之痛,早晚要面對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幾乎所有的孩子在獨立入睡階段都會哭,他們想用哭聲吸引父母靠近他們,把自己保護起來。我們都知道,離別確實會伴隨一定程度的焦慮,也會引發孩子的恐慌情緒。就如同心理學家斯科特·佩克在他的一本暢銷書《少有人走的路》中提到:“很多人都學不會接受生活中固有的痛楚。每當問題出現,他們要么不耐煩地選擇下意識的處理方式,要么選擇視而不見。”
所以有一種父母在孩子睡前哭鬧的時候打他的屁股懲罰他的不聽話;還有一種父母無奈之下只好繼續陪著孩子一起睡。我們說第二種父母是在期待總有一天問題能奇跡般地以某種方式自行解決。但這些父母逃避離別帶來的痛苦,孩子就永遠感受不到怎樣才叫干脆的分離。所以問題的關鍵在于,父母要讓孩子學會怎樣面對離別,為孩子起到示范作用。
如果父母總不愿意去面對、不正面解決這個問題,隨著孩子月齡增長,這個問題終究會演變成為孩子健康成長和發展的巨大阻礙。
03. 解決獨立入睡的建議方案
(1)先分床
想讓孩子獨立分屋睡的第一步就是先分床。讓他慢慢適應離別的節奏。
剛開始時候可以讓他適應一個人獨自蓋被子,慢慢適應沒有依偎媽媽懷里的感覺。逐步適應后,考慮在自己房間里給孩子擺一張獨立的床,這樣既能讓孩子不那么孤獨,還能適應自己單獨的空間。
當他不想自己呆在小床的時候媽媽可以陪在孩子身邊,給孩子講喜歡的故事聽,讓他做好自己入睡的心理準備。但千萬不要強制性實施,給孩子造成陰影。
而且切忌不要讓孩子入睡前太興奮,不要看電視或手機,更不要在入睡前訓斥他。此外,盡量排空大小便,防止晚上起夜。
(2)后分屋
當孩子適應了自己在小床睡覺后,大人就可以考慮培養孩子分屋睡了。如果條件允許的話,盡量讓孩子房間在自己的視線范圍內,以便于隨時觀察孩子的狀況。
最重要的是,當孩子剛搬入自己的小房間睡時,一定要在睡前陪在他身邊,抱抱他,讓他感到充足的安全感。并告訴他有事,只要叫一聲,爸爸媽媽就會來到自己身邊了。
如果當孩子生病或者遇到挫折,父母可以與孩子暫時同睡,待孩子康復后再讓其獨自睡,因為孩子脆弱時更需要父母的陪伴和愛。
寫在最后:
解決孩子入睡問題的方法要因人而異,即使是發展程度相當的孩子也需要選取不同的處理方法,家長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以及自己和孩子的性格有針對性地選擇。
咨詢師推薦:樂天心理專家咨詢師 白禎臻
作者:樂天心理咨詢師 暮夏
上海樂天心理咨詢中心原創文章,版權所有,轉載請寫明來源以及網站鏈接,違者必究。
本文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