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辛辛苦苦撫養了他多少年,現在他最親的不是我,而是手機!”這種話我已經不是第一次聽到了;很多家長后臺會給我留言說:一開始買手機、買平板只是為了讓孩子能夠更好地學習,可是誰承想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手機、平板竟然成為孩子學習路上最大的障礙,尤其是在這兩年特殊的社會形勢下,線上教育、線上辦公等形式已經不是什么新鮮的事情,孩子手里的手機幾乎就沒有放下過。
今天的來訪者就是因為孩子的網癮問題前來咨詢,剛進門那一刻這位家長就開始了她聲淚俱下地控訴:我們因為平時的工作比較忙,所以對孩子學習這一方面的問題關注得比較好一點,孩子一直以來都是比較自覺的,孩子一開始其實也并沒有這么大的網癮,基本上也是會拿著手機去聽課什么的。
不過疫情這一段時間孩子除了學習之外還開始玩手機游戲了,當我們就在想畢竟一天的時間都在家里面,所以適當放松一下也是可以的;漸漸地,我發現自己的想法是錯誤的,因為孩子學習的時間越來越好,玩游戲的時間越來越多,白天的時間在打游戲,晚上的時間也在打游戲,學習成績不但沒有提升,反而比之前還下降了很多。
我們說說孩子,他就會非常不開心,并且會說:一會就要上課了,如果我錯過了怎么辦,我就放松一下你們就不管了;以前他不是這樣的,我家兒子以前是一個非常懂事的孩子,平時會幫我們收拾家務吃完飯之后主動收拾碗筷,我們累了一天回到家還會為我們按摩按摩,可是現在他的性格也變了,他變得很怪,常常自己對著手機不是大笑就是大罵,脾氣也變得非常暴躁了,只要我們的想法稍微不對他心意,他就會大發脾氣;老師有沒有辦法幫幫我的孩子,再這樣下去的話這個孩子怕是就要廢了。
從這位家長的描述之中我們發現孩子的網癮問題已經嚴重影響到了他心理、生理的健康成長;現在世界衛生組織已經將沉迷游戲認定為一種非常嚴重的心理疾病,而這個疾病的致病源就是家庭教育。
“手機爭奪戰”在很多家庭之中都會上演,這種情況讓每一位家長都痛苦萬分;有很多孩子在玩手機之處家長不以為意,認為只是孩子的一時興趣或者放松的方式;近年來“網癮”的問題不止一次被呼吁解決,但是效果并不是特別明顯;幾年時間從網絡游戲到手機游戲,改變的只是上網的方式,不變的是游戲依然對每一個青少年產生著破壞。
事實上我們不可能把孩子完全封閉在一個沒有網絡的環境之中,強硬的做法可能會適得其反,而今天針對孩子沉迷于手機游戲的提出幾點針對性的建議。
首先和孩子約定好玩電腦可以,但是要制定好屬于彼此之間的規則,這個規則需要親子之間共同遵守,一旦有誰破壞規則就要受到相應的懲罰,如,玩手機的時間一天不能夠超過一個小時;玩手機的前提是完成學校布置的所有任務;有令必行,破壞了規則就要馬上受到懲罰等等。
其次就是陪伴,很多孩子沉迷于手機游戲都是因為家庭環境的影響;家長每天抱著手機刷來刷去,就連和孩子說說話的時間都沒有,長期下去沒有陪伴的孩子,自然就會想法從游戲之中得到所需的東西;在整個過程中家長要以身作則,不讓孩子沉迷于手機的前提就是家長也要如此。
最后,可以試著為孩子培養一項興趣、愛好,當他從其他方面得到滿足之后,自然就不會依賴于游戲帶來的快感;讓孩子試著“走出去”,拓寬孩子的社交,鼓勵孩子多交一些朋友(當然我們這里指的是良友)。
如果孩子能從現實世界之中得到足夠的滿足感和成就感,體驗到生活中真實的樂趣所在,那么孩子告別手機游戲就指日可待了。
咨詢師推薦:樂天心理首席咨詢師 李箐
作者:于彤彤
上海樂天心理咨詢中心原創文章,版權所有,轉載請寫明來源以及網站鏈接,違者必究。
本文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