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哪個國家像中國一樣對“早教”如此熱衷、迷信甚至到了“全民早教”的瘋狂地步,就連進城務工的“新市民”,都唯恐落后地到處打聽“哪里有早教班”。
01.
我們經常能見到這樣的一幕:不過三四歲的孩子,卻能輕松認識成百個甚至數百個漢字,有的唐詩宋詞張口就來,有的脫口而出“99+999+9999”的答案,有的英語會話張口就來,還有的心算、珠算那叫一個快……
表現欲很強的孩子很激奮,家長更自豪,似乎周圍人的一聲喝彩和贊嘆,這個世界又多了一個天才。當然,最重要的是家長早就陶醉了!
更不用說為數不少的“要辦成小學一樣的幼兒園”“既不是小學又不是幼兒園的幼小銜接班”“沒有辦學資質卻非常希望家長誤解成學校的親子園、早教班、少兒科學俱樂部”,這些不倫不類的四不像,整天揣摩著家長的心思,信誓旦旦地要幫家長從小“栽培”未來的國學大師、明天的名模、12年后的舞蹈家、13年后的小提琴家、14年后的鋼琴家……
02.
這些本該有大量時間自由玩耍的孩子們,還沒來得及享受初來乍到的快樂成長體驗,就被各種所謂的知識和課程擠壓得滿滿當當。
對孩子來說,不請自來的“知識”很容易被貪圖新鮮、好玩的孩子們在第一時間迫切接受,又同樣會在第一時間被反感甚至厭倦,由此導致越來越多的孩子真正開始上學后,隨即對“書本”“知識”“老師”等產生莫名的厭煩、敷衍甚至恐懼等情緒,給孩子以后的學習埋下不小的“隱患”。
有的家長強調說,現在不只是孩子競爭的問題,一些重點小學聯手幼兒園搞“捆綁銷售”,要想進重點學校,就必須先上指定的幼兒園,而幼兒園為了確保自己的“優質生源”,往往把幼兒園小學化。
還有的重點小學,在學生入學時往往會進行摸底測驗,內容包括識字、計算等方面,以此作為接收新生入學的依據。所以,幼兒園為了創造更高的“入學率”,迎合家長們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焦慮,只有讓肌肉都沒有發育完善的孩子拿著筆學習、學習再學習了。
換句話說,不管家長有多開明,幼兒園有多自覺,只要有重點學校的存在,只有家長們愿意把孩子送進重點小學,就會刺激幼兒園的“小學化”以及派生出諸如“捆綁銷售”甚至更多的繁雜名目來。
家長望子成龍的苦心,卻被人抓住了命門,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擔負培育家長的“子”為“龍”的學校!
也正是因為家長們對“重點學校”的趨之若鶩,才使得自己把自己逼迫得沒有退路,那么,這看著似乎無解的問題,就只能如此嗎?
03.
下面是我咨詢的個案,讀完以后,你就知道我的答案了。
劉洋,8歲多一點的小男生,自打上幼兒園開始,一直表現良好,小學一年級時的學習成績名列前茅,這讓當過小學教師的媽媽很高興,很自豪。沒曾想,劉洋媽媽的高興勁還沒過呢,二年級的劉洋學習就亮起了紅燈,成績從前五名很快滑到最后一名,最后竟成了班里唯一不及格的孩子,焦躁不安的媽媽一直不明白,她好好的兒子怎么說壞就壞了呢?
咨詢后得知,小學教師出身的媽媽,擔心劉洋不夠優秀,從幼兒園大班開始,就在家里給劉洋提前預習小學一年級的課程,對書本和知識充滿好奇的小劉洋學得很認真、很努力。就在劉洋剛剛成為一年級小學生的時候,他已經在媽媽的幫助下學完了一年級的課程。
懷著對學校的憧憬和渴望,剛入小學的劉洋和其他同學一樣,對一切充滿好奇,學校的一切都是新鮮而神秘的,這讓好動的劉洋感覺很開心,可是不久,他首先對學習失去了興趣,因為老師講過來、說過去的內容,自己都會,而且每次考試自己都是滿分。
劉洋認為學習太簡單,不用學都能考滿分,沒有難度的學習讓他慢慢失去興趣。于是,劉洋上課不再認真聽講,很快變成了小動作不斷的“搗蛋鬼”,老師和媽媽都覺得孩子小,好動是天性,加上成績一直不錯,也沒有過多責怪他,劉洋就這樣玩著度過了自己成績不錯的一年級。
劉洋的媽媽后來辭職進入保險公司,成了管理幾十人的部門主管,忙得暈頭轉向,當然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再像以前一樣,提前給劉洋預習課本了,再加上劉洋一年級的成績一直不錯,媽媽也覺得沒有必要再管孩子的學習了。
劉洋依然習慣性地沿用一年級的“學習法寶”,依然樂悠悠地玩啊、皮啊、鬧啊,直到上學期期末考試結束,一向自信的劉洋成了班里唯一不及格的學生,劉洋自己、劉洋媽媽和劉洋的老師這才大吃一驚!
還不知道學校學習“是什么”的小男孩,誤認為學習就是不用學就會的“小玩意”,根本就不明白學習是咋回事,也始終沒有人告訴他為什么學習?怎樣學習?媽媽的早期啟蒙教育,看似成全了一年級的劉洋,卻誤導了二年級的劉洋!
大量的案例告訴我們,父母們交口稱贊甚至頂禮膜拜的“早教”,卻成了孩子后來厭學的“種子”。值得慶幸的是,目前的早教老師水平不高,科目不全,所以,才給后來的小學老師留下了“再教育”的可能。
寫在最后:
我個人認為,要把這一堆亂糟糟的問題簡單化,其實只有一個最核心的問題要解決,那就是我們的孩子到底要不要早教?在對這個問題有了確切答案后,我們再來討論孩子是不是必須進“重點學校”。了解兒童早期教育,請關注樂天心理!
咨詢師推薦:樂天心理主任咨詢師 暮夏
作者:樂天心理北京咨詢師 暮夏
本文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上海樂天心理咨詢中心原創文章,版權所有,轉載請寫明來源以及網站鏈接,違者必究。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