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走了壓力還在我該怎么辦? 四項技能助你成為人生贏家 最近來做心理咨詢的年輕人數量肉眼可見的增加,我心里不禁有些疑惑,這現象背后隱藏著怎樣的玄機? 1 小琴的煩惱 小琴是位28歲的單身姑娘,疫情中失業,今年初剛換了新工作,各方面走上正軌,日子看上去還不錯??伤哌M咨詢室就唉聲嘆氣:“唉,老師,我整天心情郁悶,再持續下去我就該得抑郁癥了。我今年的新工作是社區服務,這個工作太瑣碎了!盡是些家長里短,雞毛蒜皮的小事兒。這也就算了,更煩人的是自從我有了這份新工作,生活穩定了,身邊所有的人都在催婚。以前是爸爸媽媽,自己家里人,現在社區里所有人一跟我聊天兒就提到這個事兒,好煩??!一天一天的煩積累起來,讓我喘不過氣來,感覺壓力太大了!” 2 小山的壓力 小山是30出頭的小伙子,做汽車銷售。三年疫情洗掉行業中很多從業者,小山脫穎而出成為部門主管。升職帶來的并不僅僅是高收入和高榮譽,“累,太累了!以前我做好自己的銷售業績就夠了,現在整個部門業績都懸在我頭上!同事間相處跟之前也不一樣了,行政工作比以前單純的銷售業務精細和復雜的多。最近陪女朋友的時間少了,我們的關系也亮起了紅燈,我感覺自己被擠壓的厲害,壓力真是太大了!”小山這樣說。 3 阿偉的困境 與小琴和小山不同,阿偉一家三口走進咨詢室的起因是念初一的兒子開學第1周與同學發生沖突,被批評教育之后再也不愿意上學了。梳理孩子問題的過程中,牽連出這個家庭夫妻之間,親子之間,婆媳之間的種種矛盾。談及這些阿偉夫妻雙雙搖頭:“每天的日子都是一地雞毛,中年人壓力太大了!” “生活難為壓力山大” 越來越成為現代人的生命感受。尤其是這段時間,三年來我們抗擊疫情,生活發生了很多變化,如今生活回歸三年之前的樣貌,我們已經習慣的很多事情,比如生命狀態,生活態度都不一樣了。這些對我們而言都是壓力。 疫情走了可壓力還在,我們怎么辦?這時候我們應該學習壓力管理。 先來看看什么是“壓力”。壓力一詞的英文拼寫是 “Stress”,來源于拉丁文“stringere”,原意是痛苦。壓力的物理定義研究的是客觀現象,而從心理學角度看,壓力是壓力源和壓力反應共同構成的一種認知和行為體驗過程,即心理壓力。不同的心理壓力會影響人們的身心健康,這一點早已成為不爭的事實。那么問題來了,既然心理壓力由壓力源和壓力反應共同構成,那讓我們感到痛苦影響我們健康的到底是壓力源還是壓力反應呢? 答案當然是后者! 壓力源是客觀存在的,它們自有運行規律,人為無法控制;壓力反應是我們的行為、心理、生理等變化,是我們可以通過人為管理調整的部分。對壓力反應的管理可以有效影響我們的壓力體驗。套用美國心理學家埃利斯的ABC理論:讓我們感到痛苦的不是壓力源,而是我們對這些壓力源的認知和解釋。 因此,說到底,壓力管理仍然是自我管理,是一場心靈的內在修行。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嘗試: 1 給壓力打分 你目前遇到的事情,給你產生壓力讓你不舒服,給這種不舒服打個分,0分是對自己沒有影響,10分是對自己影響巨大,你覺得給自己打幾分? 一般來講,中級分值的壓力水平,比如5-6分,我們不必過分擔憂,這種程度的壓力可以轉化成動力,激發我們的斗志,幫助我們取得更高的成績,成為更好的自己。但如果你的打分大于7分,那可一定要注意了,這個強度的壓力通常會給我們產生嚴重的心理不適,如果得不到及時處理,甚至可以出現軀體化癥狀,比如失眠抑郁焦慮、機體免疫力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等等。 2.理清壓力源和壓力反應 打分之后,對于高分值的壓力問題,我們需要進一步管理。理性壓力源和壓力反應就變得非常重要,因為壓力源是客觀的,壓力反應是主觀的,理清二者后,我們就可以明白,什么可以改變什么可以接納,由此,我們就獲得了非常重要的人生智慧。 3 壓力管理實操4技 兩極思維 太極圖蘊含了中國人的深刻智慧,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陽暈染生生不息。壓力管理的前提邏輯就是持續使用兩極思維,不斷發現此時此刻令你倍感不適的那些壓力源的另一面隱藏了怎樣的驚喜。比如:小琴被不斷催婚感到壓力山大不勝其煩,這件事的另一面是什么呢?是親友們深深的愛和關心。如果小琴使用兩極思維看到催婚背后隱藏的關愛,她會感到溫暖,她的煩就會被愛融化。 還有兩個句式可以使用: ...是正常情況,...是幸運。 /...真是太好了! 被工作壓垮的小山可以試著對自己說:升職工作量變大不易完成是正常情況,每件事情都順利高效完成是幸運!如果他這說,他的無助無力感可能就會變弱,他會迅速調整自己進入更佳狀態面對工作和生活。陷入瑣事糾纏中的中年夫妻阿偉兩口子可以試著對自己說:我們家現在有矛盾還可以解決,孩子還跟我們交流,還有老人可以盡孝,真是太好了!因為這才是煙火氣的真實生活??! 合理宣泄 當我們感到壓力反應時,合理宣泄是非常有效的處理方法。我們可以通過言語、眼淚、肢體運動、具體行為等等各種方法把我們的不良感受宣泄出來,這的重點是“合理”,比如適度小酌是合理的,酩酊大醉就不合理了;健身房里拳擊是合理的,出去找人干架就不合理了??傊覀兛梢宰裱韵略瓌t來界定是否“合理”: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破害社會規則。 建立和維護自己的支持體系 建立和維護自己的支持體系。 人際關系是我們非常重要的社會支持體系,當我們感到壓力山大的時候,穩定良好的人際關系能給到我們強大的支撐,助我們度過難關。 平衡內心的各種需求。 平衡是個動詞,它指引著我們學會取舍,有舍有得,才是人生的正常狀態。 寫在最后 以上四點實操技能認真操練起來,無論世事如何無常,無論壓力如何變化,我們都可以笑傲人世間,擁有穩定安寧又充實豐盈的人生。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